一間特殊的“教室”
一門叫做“希望”的課
對于正在血液病治療或者更漫長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孩子們來說,這個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他們被迫離開熟悉的校園、親愛的同學,日復一日地在醫(yī)院病房面對各種治療。疾病,試圖偷走他們的童年。但有一群人,決心要從疾病手中,把童年“搶”回來。
在陸道培醫(yī)院,有一間特殊的“病房”,每天,這里都會傳出不一樣的“聲音”——不是儀器的滴答聲,不是焦急的腳步聲,而是老師溫柔的講課聲、孩子們清脆的跟讀聲,和偶爾爆發(fā)出的、能治愈一切的笑聲。
秋陽送暖,希望啟航。9月19日下午,在燕達陸道培醫(yī)院四層嶄新的病房學校教室內(nèi),一場溫馨而充滿希望的開學典禮如期舉行。陸道培醫(yī)院陸佩華院長、醫(yī)護人員代表與來自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愛心企業(yè)好萊客、燕京理工學院、志愿者代表以及患兒和家長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承載愛與希望的重要時刻。
新陽光病房學校項目總監(jiān) 劉穎
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拉開帷幕。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新陽光病房學校項目總監(jiān)劉穎首先介紹了病房學校的發(fā)展歷程,新陽光病房學校成立于2012年,最初由一位志愿者在患兒家中開設一對一課程,幫助因長期住院而無法到校上課的孩子繼續(xù)學習。十三年來,病房學校已在全國26個城市落地,建成54間教室,累計服務超過100萬人次,為無數(shù)孩子帶來了課堂的溫暖和學習的力量。
陸道培醫(yī)院醫(yī)療院長 陸佩華院長
陸佩華院長在致辭中表示,教育是孩子們未來的基石,也是我們醫(yī)務工作者最牽掛的,讓患兒像健康的孩子一樣接受教育、收獲友誼、重拾信心,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陸道培醫(yī)院與新陽光基金會合作多年,今天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新陽光病房學校開學日,希望孩子們在明亮、安全的學習空間,追逐夢想。感謝愛心企業(yè)的無私捐贈,感謝大學生志愿者對道培小患者的陪伴教育,讓孩子們在“抗白”的道路上不孤單。祝所有的小朋友們健康快樂,學有所成不斷進步,也希望大家繼續(xù)攜手,為孩子們帶去更多愛與希望。
此次新教室的建成,得益于多方的傾力支持。長期支持病房學校建設的好萊客京津冀北銷區(qū)經(jīng)理盧少兵先生表示,此次病房學校項目從設計到安裝均精心打磨,旨在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明亮美好的成長空間。燕京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兼校長王傳超校長分享了該校志愿者團隊的奉獻歷程,累計已有2000余名志愿者投入服務,時長超3800小時,為患兒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持續(xù)關心與資助,為項目的長期運行提供保障。
新陽光病房學校 劉秋莉老師
尤為令人動容的是劉秋莉老師的分享,作為一名白血病康復者,她自2017年起投身病房學校事業(yè),從志愿者成長為全職教師已八年,她動情地說,這些年,我見證了無數(shù)小朋友從病房走進課堂,每次看到他們在電梯口等我上課,都讓我十分感動。如今有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室,這是醫(yī)院和基金會對我們莫大的支持。曾有一位家長告訴我:“看到您康復后依然堅強樂觀,我就相信女兒的未來也會有希望?!边@讓我明白自己要成為孩子們的榜樣,用自己的生命影響生命。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光,照亮他人走出黑暗。
在全體來賓的見證下,陸佩華院長、盧少兵經(jīng)理、王傳超校長、劉秋莉老師共同為新教室揭牌,宣告新陽光病房學校陸道培醫(yī)院校區(qū)正式開學。
現(xiàn)場,嘉賓們?yōu)槊總€孩子佩戴“勇氣勛章”,并為孩子們送上暖心的開學禮品,孩子們接過禮物時開心的笑容,成為現(xiàn)場最動人的風景。活動在溫馨的合影中圓滿落幕。
燕達陸道培醫(yī)院新陽光病房學校的啟用,為孩子們在醫(yī)院治療期間提供了一個安心學習、感受快樂、與社會連接的溫馨港灣。我們始終堅信,醫(yī)療救治與人文關懷并重是促進患兒全面康復的關鍵。只有當孩子們感受到愛、感受到被理解,他們才能勇敢走過這段不平凡的旅程,收獲成長、收獲友誼,早日回到校園,擁抱操場,奔跑在陽光下。
未來,陸道培醫(yī)院將一如既往,協(xié)同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愛心企業(yè)、高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構筑守護患兒身心健康的支持體系。
也許我們無法替孩子們承受病痛,
但我們可以一起,
為他們本該絢爛的童年,
撐起一把傘,點亮一束光。
這束光,叫知識,叫陪伴,更叫希望。